頑固性骨髓炎之最佳療法
骨髓感染是骨折後常見之併發症,這種疾病傳統治療方法包括:擴創術、死骨清除術、碎骨移植、抗生素珠串埋入、灌注療法和肌皮移植等,但是常常無法達到預期療效。這是因為長骨頭和下腿等部位因為特殊生理構造平常血液供應不如身體其他器官,骨折外傷常拌有嚴重之肢體碾傷、血管破壞和組織腫脹,當血液循環阻斷時,氧氣、營養及藥物不能到達患部,使之成為細菌滋長最好之條件。若斷骨癒合不良,一旦感染轉成慢性,病患常須接受7至8次手術,有的遭受十餘年之折磨,消耗鉅額社會醫療資源,也對骨科醫生造成極大之困擾。根據統計:慢性骨髓炎接受高壓氧治療,其治療費用可減少80﹪。經過筆者多年臨床經驗及國際海底醫學會的專家們認為高壓氧對這類慢性疾病為最有效的輔助療法。

病理機轉:

慢性骨髓炎病人常於出院兩三個月以後發作。初期病人感覺在傷口癒合處紅、腫、熱、痛,接著裂開形成廔管從骨髓內通往皮下開口,膿、血水和死骨碎片由傷口排出,當骨髓壓力解除後傷口從外部癒合,然而因治療不完全骨髓內部潰爛死腔仍然存在,經歷2到6個月左右傷口可能再度崩裂,這種長期感染導致組織纖維化,進一步阻礙其微循環,造成「感染-組織纖維」之惡性循環,終致整個骨頭呈瀰漫性組織纖維化而頑固性之細菌分散其間,如此惡性循環病程有的長達十餘年之久。

治療機轉:
高壓氧對慢性骨髓炎是一個非常重要之輔助療法。通常初期是給予病人2.0-2.5 大氣壓純氧90-120分鐘,每天一次,週一至週五。完善的計畫是治療成功之關鍵。使用正確抗生素配合高壓氧治療兩至三週,感染獲得初步控制,患部境環改良,待好壞組織之分野較清楚後實施擴創術或死骨清除術,術後再予以兩至三週高壓氧治療。這種「高壓氧-抗生素-手術」治療法重複3至4次,適時配合碎骨移植和肌皮移植等方法,治癒的機會將大增。如有必要大手術之後增加為一天兩次的高壓氧治療,以加速傷口之癒合。通常此類病人每人平均要接受50餘次之治療。高壓氧治療骨髓炎之機轉如下:

1. 高壓氧可提昇組織含氧量,消除水腫和解除間隔腔的壓力,微循環改善後組織獲得足夠血液、營養和氧氣,病變組織細胞產生所需能量,得以進行正常新陳代謝和修復工作。潰瘍四周側支循環形成後進一步有助於白血球、抗體、抗生素及營養物質進入患部,改善其營養狀況,促進傷口癒合,並解決感染問題。

2. 骨髓炎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而厭氧細菌的感染可高達20%。研究證明高壓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厭氧細菌等有直接殺滅或抑制其生長之作用。

3. 感染纖維化之骨髓含氧量很低。唯有當骨骼內的含氧量到達30-40釐米水銀柱以上時,中性白血球獲得充足氧氣才能產生氧游離基殺死嗜氧性革蘭氏陽性(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陰性菌類。同時在充足氧氣下厭氧性細菌類無法在組織中繼續滋長,其所產生之毒素很快被分解而阻止感染發生之機會。

4. 高壓氧可增強抗生素殺菌或至制菌作用,研究證明有的抗生素譬如Aminoglycoside 穿過細菌的細胞膜需要依靠氧化還原的機制,這種穿透工作在缺氧狀況下會減緩或完全停止,因此高壓氧可恢復病菌細胞膜新陳代謝,使這類抗生素有機會滲透入細菌體內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報告指出高壓氧將細菌活化後有些抗生素和磺胺藥物之藥效可增加5到10倍。

5. 破骨細胞非常活躍,其新陳代謝速率是造骨細胞的 100 倍,若無充足的氧,這種搬移壞死碎骨的工作是無法執行的。高壓氧促進纖維母細胞的活動和膠原蛋白的形成,加強成骨和破骨細胞活性,加速壞死骨組織的溶解、吸收,使受損骨周圍功能性骨膜形成,促進鈣、鎂等在骨痂中沉積,有利新骨的再生和骨折的癒合。

結論:

慢性骨髓炎治療須群體性之醫療照顧,除骨科外,病人尚需感染科、營養科、血管外科、整形科及復建科等科相關科之醫療幫助,在完善流程下,適時為病人提供最佳之服務。若有特殊系統或局部疾病尚須相關科別,譬如:老年血管病變和內分泌等疾病,應同時予以個別處理。骨骼構造有先天血液供應不良之缺點,故受傷後易感染而轉變成慢性骨髓炎之特點,高壓氧可經由不同之治療機轉解除其相關併發症。若以高壓氧輔助治療配合抗生素及外科手術等治療,其中60-85﹪的病人都會治癒,使骨髓感染控制獲得突破性改善。

另外體弱或糖尿病病人若罹患急性外耳道或中耳炎,感染漫延至顳骨及腦部,其死亡率高達33%;開心手術時需要從胸骨切開進入胸腔,病人多屬年老體弱者,手術後胸骨感染的機會有2%,有時感染會漫延到縱膈腔或肺部。高壓氧輔助治療對這類病人是非常重要的。
< 回上頁